佾舞起源
首頁 
佾舞起源 
祭孔緣由 
攝影集99 
錄影集99 

 

  「佾」的意思就是「行列」,「佾舞」就是一種行列整齊的祭祀舞蹈,左傳曰:「天子舞行人佾,諸侯舞行六佾,大夫舞行四佾,士舞行二佾。」
  釋奠佾舞簡稱佾舞,又稱丁祭佾舞、祭孔佾舞,依不同編制又分有六佾舞和八佾舞。是祭孔大典的祭禮中所表演的舞蹈。
  西元485年,對於釋奠已有這樣的記載:"元嘉立學、裴松之儀、應舞六佾,以郊樂未具,故從權奏登歌,今金石已備,宜設軒縣之樂,六佾之舞,牲牢器用,悉依上公",六佾即六佾舞,是中國古代諸侯用舞的編輯,有六行六列,共36人。軒縣就是軒懸,是中國古代諸侯樂隊的編制。這是歷史上樂舞並用祭孔儀式的開始,之後各朝代祭孔的規模和樂舞均有不同。
  西元492年,北魏孝文帝時,六佾舞中增加了「三獻禮」的項目,三獻禮即初獻、亞獻、終獻。西元740年(唐朝唐玄宗開元28年)的祭孔大祀,是採用64人的八佾舞。
  佾舞的來自宗廟宮廷雅樂舞,舞者稱為"佾生",佾是隊伍的行列,分祭天子、公侯、大夫、士又有八佾、六佾、四佾、二佾之分。與宮廷樂舞相同,釋奠佾舞也有文舞和武舞。跳文舞時右手執羽,常用雉尾,左手執龠,即短笛形的竹管,分別有立容、立聲之意。每個動作皆代表一個字,一節樂曲一組動作。武舞又稱幹舞。


  唐朝貞觀年間的祭孔佾舞為文舞、武舞並用,文舞持龠(似笛的管樂器)翟(鳥羽)而舞,故又稱龠翟舞:武舞持幹(盾牌)戚(斧鉞)而舞,又稱幹戚舞。唐玄宗開元年間曾用八佾。宋朝僅用文舞,表示謙遜禮讓之義。明朝文舞武舞並用,采六佾,文舞佾生右手執三羽。
  釋奠佾舞共有三成,各三個樂章,每個樂章由四言八句的詩詞組成,總共有96個動作。佾舞自漢朝即有,至於佾舞的譜圖是源自明朝雍志祭孔釋奠大成樂譜,一直沿用至清朝。
  現今制定的八佾舞次序及動作如下:1.八佾,六十四人,每列八人,八列,直為列,橫為行。2.東西佾均向北面,為正立。東佾西面,西佾東面為內向。3.樂舞生,左手執籲,右手執雉翟。4.樂依樂章之字,每字一動,八音齊奏。

 

[首頁][佾舞起源][祭孔緣由][攝影集99][錄影集99]

Copyright (c) 2010 嘉義縣文昌國小. All rights reserved.

wcps@mail.cyc.edu.tw